首页 > 

薛蟠,薛蝌,红楼梦里薛家这样的大户,为什么会用“虫”字排辈

时间:2024-04-27 11:12:39 浏览量:60188

为什么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

薛蟠,薛蝌,红楼梦里薛家这样的大户,为什么会用“虫”字排辈?“虫”字旁有什么好名字吗?

蛀虫,假玉都一样!

《红楼梦》里的丫鬟名字有什么深意?

这个题目也较大,因为丫环名字太多了,若都个个解读,起码需要万字以上。我只说一下只出现一次的两个丫头,就是薛姨妈打醮时带的同喜和同贵。

按书中交代,薛家没人当官,只是皇商,他家可以言富,但不能称贵,因为贵指的是有社会地位,而在封建社会,商人属于下九流,是和贵不沾边的。那么,这个贵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同当然是指薛家和贾家,也可以说是薛姨妈和王夫人姐妹俩,这就是说,王夫人是官太太,薛姨妈也是官太太,这才能称同贵。而同贵的前提是同喜,有什么喜事呢?贾家是贾政平反了,又重新回到了官场,不要忘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句话,薛姨妈的丈夫同样平反了,同样重新当官了。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不相信,说宝钗的父亲不是死了吗?没有(根据另论)。

还记得宁国府唱戏吧,一出《还魂》,暗寓贾家起死回生,一出是《双官诰》,当时在场的四个人有两个封为诰命夫人,谁呢?当然是邢王二位夫人,另一出巜弹词》隐寓尤氏和元春的结局,暂不讨论。王夫人封为诰命夫人,那么同贵也就意味着薛姨妈也被封为诰命夫人了。这才称得上同喜同贵。

你看,两个普通的丫环名就隐藏着这么重要的秘密,能轻视吗!字字看来皆是血,绝非妄言!

《红楼梦》里丫鬟名字为什么大多比小姐的好听?

《红楼梦》丫鬟的名字大多数比较俗气,比较接地气,但叫起来顺口,这些丫鬟是老太太,太大,奶奶房里的,因为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需要响亮的吉祥的名字。

比如贾母房里,鸳鸯,喜鹊,琥珀,珍珠等,王夫人屋里金钏、玉钏,彩霞,彩云,名字远远赶不上小姐们的名字有内涵。就是元春四姐妹,第一个字,也都是很有讲究的,因为起名的是男主人,比如黛玉、湘云、宝钗,甚至邢岫烟,都很脱俗。

题主所说的名字好听的丫鬟是贾宝玉和小姐们的大丫鬟,这些人文化底蕴好,诗词歌赋都能作,所以给丫头起名就比较文雅。比如珍珠改名袭人,晴雯,麝月,茜雪,比如紫娟和雪雁,再比如探春的侍书和翠墨,宝钗起的香菱,在丫鬟中的名字都是很文雅和有内涵的。当然也有作者暗示的草蛇灰线的原因。

所以《红楼梦》并不是丫鬟的名字都比小姐的好听。

《红楼梦》中各个名字的隐含义是什么?

一场《红楼梦》,曹雪芹曾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小说第一回就先用“贾雨村”和“甄士隐”的名字,渲染了这部小说的神秘色彩。这二人的名字正是“假语存”和“真事隐”,成为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线索。

后来不久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走丢,谐音“应怜”,也就是后来被卖入贾府的香菱,原来的名字寓意这一生坎坷,值得联系。即使有学诗的才气,也逃不过被夏金桂与宝蟾的任意欺侮。

再看甄士隐的丫鬟“娇杏”,侥幸也。因为花下多回眸了几次,就被贾雨村相中,后来贾雨村发达后成为了雨村的正妻,何等侥幸。正是“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甄士隐一家自甄士隐遁入空门之后败落下来,却因这个丫鬟又意外好了起来,侥幸也。

冷子兴,在小说中为贾雨村交代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的概貌,一如他的名字,冷眼旁观四大家族的兴盛荣辱。在开篇也帮我们理清了贾氏家族的枝枝叶叶。

除了第一回提纲契领的这几个人,小说里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暗含深意。

贾家四大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组成“原应叹息”,暗寓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繁华如锦,终不过水花镜月,一场空。

贾政:假正,讽刺他过于愚腐,假正经,满嘴仁义道德。

贾赦:假设,暗寓他在荣国府就是一个摆设,连同他的妻子邢夫人,不被贾母等人看好。

贾敬:假静,一心修仙练道,不问世事,最后却吞服仙丹而亡,讽刺修仙练道不过皮毛。

贾宝玉:与他的“通灵宝玉”相契合,衔玉而生,因玉而痴,最后也随着玉的来去顿悟,最终遁入空门。

林黛玉:玉在林中挂,暗寓她前世绛珠仙草的往事,也揭示她最终消香玉陨归于草木的今生。“林”与“玉”也暗和与宝玉木石前盟的情感纠葛。

薛宝钗:金簪雪里埋,暗寓她与宝玉的“金玉良缘”。

王熙凤:“枉是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可最终不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秦可卿:“可情也”,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钟:“情种”,与智能儿偷情害死其父,也害死了自己,好一个情种。

平儿:“屏也”,俏也不争春,忠心做好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屏障。

袭人:“花气袭人知骤暖”,一心侍奉宝玉,甘做宝玉房里的“解语花”,知冷知热,却不愿真正遂了宝玉的心。

紫鹃:除了宝玉最懂黛玉和最爱黛玉之人。杜鹃啼血,一心护黛玉周全;子归哀鸣,黛玉走后,与惜春一起遁入空门,不如归去。

其它还有很多,比如“冯渊”是“逢冤”,“焦大”为“骄大”等,欢迎网友补充。

《红楼梦》中邢岫烟为什么说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妙玉在大观园,是一个尴尬的存在:非亲非友,不主不仆,与贾府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婚姻关系。而她又偏偏孤高自许,在入贾府之初,就提出条件,不得“以贵势压人”才肯入府。

她是出家人,但是僧尼还是道姑,也很不明确。林之孝家的介绍她是“带发修行”,似乎是尼姑,因为道姑是不剃发的,何必特意声明?但她随身服侍的,却不是小尼姑小道姑,而是老嬷嬷与小丫鬟。倒有点像西方贵妇入修道院避难或幽禁,带着贴身侍女。

在大观园中,她与人们来往很少,或者是来往不少、描写不多。李纨曾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就连与她有“贫贱之交”、“半师之分”的岫烟,也批评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表面看来,岫烟对妙玉的批评,是指拜帖格式不规范。妙玉的帖子,没有上下款,只有一句“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我虽然没有研究过古代应酬文书的写法,也可以根据岫烟的说法,看出不合规范之处:不用能别号写在拜帖上。

大观园中诸芳,多有别号,是起诗社时每人起了一个。稍晚的湘云也有号。而宝玉从小就有“绛洞花王”之号。再后来来的宝琴、岫烟、李绮、李纹诸人,则没有别号。可见别号是贵族少男少女们风雅之举。妙玉自起别号,即使与海棠诗社没有关系,也一定是出于羡慕风雅、向往风雅、追求风雅的心理。

以妙玉的学问,当然不会不知道,拜帖上不必写别号,拜帖上写别号是不合规范的。问题是妙玉的生活圈子,远离家乡,没有亲人,缺乏朋友,如果在拜帖上不写,这别号还有什么地方可用?

喜欢舞文弄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写了文章、得了妙句、起了名字,恨不得给全世界的人都看看。尤其是初学写作者,或者创作量不高的,更不忍把文稿珍藏密敛,简直巴不得抄一百份沿着马路贴个遍。

单是把别号写在拜帖上,这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在于拜帖是写给谁的。如果写给宝黛湘纨迎探春,都没有问题;如果每个人生日都写拜帖,给宝玉也没有问题。但从妙玉平日为人,和宝玉收到拜帖的激动,可以看出,妙玉祝贺生日的拜帖,是只写给宝玉一个人的。这样的举动,别说是出家人,就是深闺小姐,也是相当不谨慎的。

岫烟与妙玉既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以她们的交情,以岫烟无亲无故的处境,以岫烟的低调与厚道的品格,她当然不便点破妙玉对宝玉的小情愫,不能取笑暗恋心理,只好以“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来批评——看似批评,其实是维护:妙玉不是春心萌动,而是“放诞诡僻”的天生怪脾气。

宝玉对妙玉,是绝无男女之情的。他的回答很妙:“他(妙玉)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把妙玉归为“世外高人”之类,不能用世俗的规范来约束她。这就解释了妙玉的“放诞诡僻”。

既然不在世俗之列,为什么单单给宝玉送拜帖祝贺生日呢?宝玉是这样解释的:“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意思是自己虽不能达到妙玉的水平,却能理解和欣赏于她,才会获得拜帖。这样一来,妙玉的暗恋的小情愫,就被他解释为知己之情、欣赏之意,而不涉及男女之恋了。

这样尊重,难怪岫烟会“只顾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对宝玉有了新的认识和肯定。即使到了今天,面对一个暗恋自己的美貌少女,男子能做到毫不动心、又毫不轻亵,不接受感情、还保持尊重,也是相当高贵的。可惜这样的人太少,大部分男人是能捞点便宜就捞点,捞不到便宜就尽力诋毁,宁可自己掉泥里,也要把对方拉下坑。

要多说一句的是,我们尽可以不喜欢妙玉,却不能责备她。她出家是因病,进京是避难,既不是自愿,也没有选择。剔除了“出家人”、避难女这些附加的因素, 她只是一个青春年少、聪明美貌的少女。对生活范围里能接触到的一个青年男子产生情愫,不仅合情,而且合理,并且合乎天性。给宝玉送生日拜帖,请钗黛喝茶以引宝玉前往,都是爱情天性的反映。她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