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朝皇帝的帽尾为何那么长

时间:2024-03-29 02:30:45 浏览量:68460

宋代官帽品级

宋朝皇帝的帽尾为何那么长?有人说是为了平衡,您觉得呢?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恭谦。寇准感到奇怪,故意发问:“老先生,鄙人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老头子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听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老头子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长翅帽,哪会有这样的习惯动作?”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想出个办去,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戴上它,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为什么宋朝文官的帽子后面都有一根细细长长的,像翅膀的东西?

这种帽子因其后端伸出将进一尺的帽翅,被称为“长翅帽”,又称“展脚”。后在帽子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阶高低。

严肃朝堂纪律

  •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基为帝,朝堂议事时,很多大臣喜欢窃窃私语。因为在赵匡胤登基之前,和他们都是同事,很多大臣对此不以为意。赵匡胤担心他们商量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毕竟自己的皇位来源有点问题。赵匡胤心里不爽:你们这是真不拿豆包当干粮呀,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病猫了。可又不能直言斥责,苦思冥想后得出一计。
  • 再次上朝时,给每个官员都发了一套新衣服,其中就包括长翅帽,吩咐众臣下次上朝时统一穿新衣服。总有一部分官员不能理解皇帝的心意,上朝时还是和同僚侃侃而谈。一转头,前后大臣就有意见了:“大人,你打我脸了。”。此后,循序渐进,终于纠正了朝堂窃窃私语的风气。

宋朝时期的帽子棱角分明,黑色为主,其他颜色兼有。而幞头后面的翅,不只有我们所见的两根长翅。

“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 五等。——《梦溪笔谈》

  • 直脚又叫平脚或展脚,就是我们常见的宋代标准官帽,后其因行动不便,改为可拆卸的帽翅。
  • 局脚幞头,即将帽翅的尾端弯曲做造型,“C、Z、S”形,在总长不变的情况下,造型美观,缩短了直线长度。
  • 交脚幞头,就是将直脚幞头的两根长翅对折,然后再在上面交叉成“X 型”。美观,靓丽。
  • 朝天幞头,将直脚幞头的两根长翅对折,向上直立,帽翅由横向变为纵向,缩短了交往距离。
  • 顺风幞头,就是将两根翅一起折向一边,方便干活。

宋史并无明文记载长翅帽是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帽翅在宋朝以前就已经有了,只是在五代时变成了直的,宋朝将其发扬光大。

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也许是为了区别于别的朝代而做的改变。譬如,明朝的官帽就是宋朝改变而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宋代官帽的两个“大翅膀”,真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吗?

是的。宋代官帽的发明专利所有者赵匡胤端座金銮宝殿,下面臣僚利用间隙交头接耳,老赵尊严受到影响。下朝后,左思右想,发明出两个大翅膀的官帽来。你要说悄悄话根本不行,帽翅容易戳到对方脸,你要面对面,哪其中一人必须屁股对着皇上。哪是大不敬的死罪。所以,这个两个大翅膀的官帽实行后。还真杜绝了朝堂上的悄悄话现象!

赵匡胤为什么发明长翅帽?

说起来赵匡胤发明长翅帽的原因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竟然是为了防止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同时这里还涉及两个点,那就是“集权”与维护皇帝的“威严”。

在宋之前,臣子在皇帝面前还是比较有“尊严”的,他们甚至可以坐着与皇帝议事,这让赵匡胤很不不爽,于是他趁着宰相不注意,命人将凳子撤走,宰相就只能站着听赵匡胤说话。从此以后,这个规矩被沿用了下来,大臣除非得到皇帝特批,否则是没有资格在皇帝面前坐着议事。

我们从这件事,就不难看出赵匡胤非常在乎自己的帝王威严。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大臣们不再坐着议事了,但因为大家都站着,没有桌椅间的隔离,靠得也更近了一些,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开始在朝堂之上蔓延。有一些大臣在上朝的时候出现交头接耳的情况,这可让赵匡胤很不乐意,自己与你们商议国事,你们却在下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其实,这也能理解赵匡胤为何如此生气,试想一下,如果你作为一个领导,正与你的下属们议事,但下面一群人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便能理解赵匡胤了,

于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在发生,赵匡胤便命人把官帽的“耳朵”变长,如此一来,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两人之间就不得不保持距离,不然的话便会被别人官帽上的“耳朵”扎到,随着距离一拉开,他们自然也就没办法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因为“耳朵”变长之后的官帽,像一对长长的翅膀,宋朝的官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长翅帽”。

此外,赵匡胤的这一波操作对官员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他们平时走路时连过个胡同都要小心翼翼的,得要先看一下是不是能过得去。而且他们也没办法和同僚们并排行走,只能面对面或一前一后的行走,要是并排站估计两人之间起码相隔一米开外。

而且长期佩戴“长翅帽”,他们的一些行为动作都会变得和常人都不太一样。有这么一个典故,时任宰相的寇准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虽然他没有穿官服,却还是被人们给认出他是官员来,原因竟然是因为寇准在过小巷时习惯性的左右观察怕帽子碰到墙的形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样子说来,赵匡胤发明长翅帽的原因和带来的“后遗症”还真的有的让人哭笑不得。

长耳朵的宋代官帽真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设计的吗?

没道理,如果为了防止大臣交头接耳,皇帝自己为什么也戴这个?其实就是威仪罢了。

所谓长耳朵官帽,官方名称应该叫展脚幞头,或称直脚幞头。幞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俗称“乌纱”。因为纱罗较软,所以在其中加以木质内衬,在于其上裹上纱罗,在脑后扎成两脚。幞头相传起源于北周,兴盛于隋唐。不过最初幞头后两脚多是自然下垂,之后为了威仪开始用铜铁丝将两脚撑起,形成不同的幞头样式。

(唐朝幞头)

唐朝幞头两脚多是下垂的,到五代开始逐渐平直。到了宋朝,开始出现非常夸张的直脚幞头。

(宋代蒋师益墓出土直脚幞头)

泰州宋代蒋师益墓出土直脚幞头,通长达120公分。双脚平直,是非常典型的宋代幞头。宋代幞头脚为什么那么长,其实史书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解释,于是就有了宋太祖为防止官员交头接耳的传说。

(宋高宗头戴直脚幞头)

实际上,逻辑不通。因为直脚幞头并不只是官员戴,皇帝自己也戴。皇帝跟谁交头接耳去?

再者,直脚幞头两脚虽然长,确实比肩宽,但也不至于上朝时候会跟边上的人碰到吧,宋朝朝堂是要多挤才让大臣们一个个都肩并肩地站?好看吗?就不能把朝堂修的大一点吗?况且,大臣上朝本来就是讨论政务的,你不让人说话?还是说说话的时候不让人转头?一个大臣提出来一个问题,身后一个人反对,这个大臣连回头看看是谁都不行,这还怎么讨论问题?

所以,说什么宋太祖防大臣交头接耳,纯粹就是文人自己瞎猜真正的原因,没有史书有明确记载,基本可以判定,就是威仪啊。展脚幞头双脚长,让皇帝官员看起来威严大气,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感觉,仅此而已,没什么别的原因。

宋代大臣的官帽有什么特点?

这得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去说这个问题,宋代的官帽是与众不同的,帽子的两侧多了两支长长的帽翅,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不方便的长翅呢?

这就得从宋代王朝说起,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后疑心很重,每次上朝议事总发现底下的大臣们交头接耳,他就非常怀疑他们在底下的言论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为了去除这种疑滤,他就想出了把官帽两侧按上长长的帽翅,这样底下的大臣们再也不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啦,所以说宋代的官帽是皇帝防止大臣们上朝议事时偷偷私语用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宋朝官帽的耳朵两侧为什么那么长?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大宋王朝。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皇帝身边武将侍卫。今天他当上了这个皇帝,只有他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赵匡胤最担心的就是武将。所以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把军政大全都集中在自己手里,除去了一块心病。

可是这老赵还是不放心,又看这帮文臣有些不顺眼了,心想:”我这皇帝来路不正,这帮大臣明着给我三叩九拜的,他们心里怎么样,也不得不防备啊!赵匡胤每次在龙椅上宣布圣旨时都会发现下面的人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后来赵匡胤就想了一个办法,命人把朝中的官帽给我改变一下。做两个大长帽翅。这样由于帽翅过于长,两个人只能对面说话。根本不能交头接耳。大臣们稍微一动,这帽翅就乱颤。这样赵匡胤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的。以后大宋朝的官帽翅就是这样子了!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改革官帽?赵匡胤是个疑心病很重的皇帝吗?

谢小蜜邀



宋代官帽初探



头条专家都不读书么?

赵匡胤不是发明家,他虽然把宰臣“坐而论道”改成了“站立奏事”,但没有证据证明宋代官帽上的长翅膀是他改的。据说那对长翅膀是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这种说法纯属扯淡,最直接的证据是

赵匡胤本人高高在上坐在那,他能跟谁交头接耳?他要防止自己跟人交头接耳?




宋朝自认承自汉唐,宋朝的舆服制度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其中比较大的变革分别发生在北宋仁宗庆历三年、皇祐四年,神宗元丰元年,哲宗元祐元年,徽宗大观年间,南宋绍兴四年。

宋代官员服饰分为三类,祭服、朝服、省服。祭服只在举行重大仪式时穿,朝服是上朝面圣时穿着的服饰,官员们平常穿着的叫省服,也叫做公服。






根据品级和职司,官员朝服帽子分三种

一曰进贤冠,二曰貂蝉冠,三曰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宋初之制,进贤五梁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立笔。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汉唐以来,官员们上朝戴的帽子差不多都是这个形制



准《衣服令》,五梁冠,一品、二品侍祠大朝会则服之,中书门下则加笼巾貂蝉。

秦桧是太师(一品)左仆射(二品),如果此时他出席的是朝会,那么他的穿着打扮基本上中规中矩。不过按赵构的打扮,好象又不是那么回事。整幅画面显得不伦不类,就好比领导叫你到KTⅤ嗨,你却穿上燕尾服夹着笔记本电脑去赴约

如果再隆重一点加上笼巾貂蝉的话,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图中人物好象是高昌国王,他帽子上的梁有九道。南宋孝宗隆兴年后,宋朝官员第一等始冠七梁



其它品级的朝服有三梁冠,两梁冠,御史中丞冠獬豸。徽宗政和年间起,御史大夫、中丞,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卿、少卿……等言官、侍从官、执法官都冠獬豸,象征着公正无私……有点尴尬

帽子是獬豸的制式,身穿土财主出席重要场合的礼服。按这家伙的审美趣味,他这个样子出现在朝堂上是要被打板子罚铜的






那么宋代官帽上的长翅膀又是怎么回事呢?

公服: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

除非你天天做新郎,否则不可能每天都穿着燕尾服,不说其它,蹲坑也不方便啊。所以宋代官员不上朝平常处理公务的时候就会穿相对利落一点的常服

为了让百姓一见到官员就知道大概品级,常服的颜色不再是一片红

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

除了衣服颜色不同外,宋代官员日常打扮的小配件都一样

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礻阑),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那对长翅膀就叫幞头,它的前身是帽子后面的两条软软下垂的带子,从隋朝开始就变硬了

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后周,然止以软帛垂脚,隋始以桐木为之,唐始以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

从东周开始,官帽上就已经有幞头。隋代用桐木做幞头,当然已经是硬质的了。经过历代发展,到了五代时期,官帽上的幞头就基本与宋代的一样了。

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那对长长的幞头实际上是夸张了。宋代幞头普遍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长

著名溜肩赵构。那对幞头也不比他的肩宽多少

大臣的幞头长度也差不多。不过何铸的这幅画像中幞头上翘,他僭越了

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

都是后人干的好事




参考书目:《宋史》與服志.四.五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侵删


为国钓鱼.2019.6.3

宋朝官员上朝时的帽子为什么有两个长耳朵,这个有什么作用?

前面几乎所有的回答都说是这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是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

实际上,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这种“长耳朵”宋以前早已出现。

赵匡胤的传说流传极广,几乎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而且被演绎得绘声绘色: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以后,大臣们还没习惯角色的转换,没尊没卑。某天赵匡胤见官员上朝交头接耳,勃然大怒,心生一计,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两边加两根长长的翅子,专供官员上朝使用,防止他们相互咬耳朵说悄悄话。

其实,“长耳朵”原来只是固定帽子的带子,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这两条带子就已经逐渐夸张伸长,人们以其长、挺为美,经历过一段长达数百年的逐渐变长过程,并不是赵匡胤看到大臣交头接耳不爽突然发明出来的。

这种官帽在宋代文献被直接称为“幞头”,是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幞头原来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有四个角,盖在头顶以后,两角在后面打结下垂,两角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

△ 初唐幞头的原始系法,两角反折到头顶打结,可以看到另外两个小角垂在背后,逐渐演化成长脚,就成了后来的“长耳朵”。

在后面打结的两个角,就是宋代“长耳朵”的前身。

两条幞头角打结后垂在后面飘摇,人们觉得不太庄重,于是想方设法做各种夸张化改造,成为帽子的装饰重点。从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间,变得越来越长,并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种固定造型。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又出现长脚、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软角、舒角各种造型。晚唐时,向左右伸长的平幞头脚逐渐流行,成为一种常用的标准幞头。

△ 晚唐、五代的各种幞头脚,从短脚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翘冲天,各种夸张都有。(燕王绘)

△ 如上图,早在赵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经广泛流行各种夸张的幞头脚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比如图1,长度已经超过肩膀,和北宋类似了。

关于幞头,宋代的官方文献以及文人笔记里本就有很多论述,在所有的宋代文献中,没有一处提及展角幞头是由本朝宋太祖为官员而发明,反而更多还提及硬角、平角唐五代早已有之。

比如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就总结,幞头从北周出现以来,不断变换新的样式,两脚或弯曲向上、或两阔脚、或短锐角,当时样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后”,又发展为“展脚”,是北宋“今所服”的样式:

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脚,谓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脚,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

所以,长长的展角只是幞头角的逐渐硬挺化、夸张化、威仪化,从实际结构功能发展为装饰彰显结构,这种情况在服饰发展史中其实很常见。宋代也只是延续了这种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夸张化了。

所以第一,它不是北宋皇帝一拍脑袋而发明的。


其次,这种展角幞头,在晚唐到宋代,也并不是官员上朝专用,而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当时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诸臣,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用,各种场合都会用。我们从当时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干活的仆人都使用展脚幞头。自然更不可能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而专门设计的。如果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设计,那为何皇帝本人和仆人也都戴呢?

△ 戴幞头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冠帽之一,甚至比官员还长,更显得威仪庄重。

△ 五代、辽、宋壁画绘画中,有大量戴展角幞头的仆人、侍卫、乐师,并非官员上朝专用。

△ 敦煌五代壁画里,甚至还有大量干活的百姓戴展脚幞头。

当伸长的平角幞头在晚唐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一种帽子。《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这种平脚幞头。沈括在《梦溪笔谈》也对此有一番论述,不过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脚幞头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爱戴这种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直脚成为贵贱通用的样式: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所以第二,它也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特别设计的。


就和欧洲中世纪二尺长的夸张鞋尖、清末一尺高的假旗头一个道理。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结构,因为露在外被人们加以夸张装饰,当夸张的趋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极端,甚至脱离了原始的结构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当发展得太夸张影响了实际生活使用以后,又会逐渐消失。

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旗人女性头顶高大的“旗头”,缅甸一些妇女脖子上的项圈,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尖头鞋,其实也并没有实际功能,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

宋代冠帽两边长长的耳朵,其实也是幞头角在数百年来长期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夸张装饰,被五代、辽、宋、金各阶层、各民族、各时代广泛接受和使用。当长到极致,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到了元明时代,就变成官员公服专用的一种帽子。又因为太过不方便而在明代逐渐退出使用。


至于防止交头接耳这种说法,其实出自宋末元初人所写的《席上腐谈》:“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认为平横的两脚起到避免朝见时“偶语”的功能。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人的结果论,从长脚的实际存在造成的效果而想当然地推测它的设计初衷,《席上腐谈》被古人评为“词意多肤浅无稽”,说法多穿凿附会不可信,由此也可见一斑。

元代以后,展角幞头已经不再在日常使用,所以出现这种推测也正常。至于附会到赵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编造演绎,不可当真了。